搜索
首页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

意思:船行忘故道,弯曲高林之间。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云昏水奔流》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诗,它生动地描绘了洪水泛滥的场景,以及灾民们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 首先,诗中描绘了洪水凶猛的场景,云层昏暗,水流奔腾,三江水口被淹没,人们无法判断水势的边际。这样的描绘生动而有力,使人仿佛置身于洪水之中,感受到那种无助和恐惧。 接下来,诗转向了对灾民生活的描绘。他们投宿在村民家中,水几乎淹没了屋子的一半,鸡犬都上了屋顶,人们只能在水上漂流,无法行走或飞翔。当船进入他们的家,诗人听到了屋中唏嘘声,知道他们每年都是这样度过的,生活十分艰辛。 在诗的结尾,海风吹过,星光闪烁,北斗高悬,但人们却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船在弯曲的水道上迷失了方向,高林间只有奔流的河水。诗人感叹自己拙劣的谋生手段,导致自己落入了南蛮之地。他迷茫不知所措,没有出路如何能回来。 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灾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哀叹。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灾难肆虐的世界,使人们感受到了那种无助和绝望。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
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
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
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故道

    读音:gù dào

    繁体字:故道

    英语:old course

    意思:
    1.旧道;原路。
    《史记项羽本纪》:“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 屈曲

    读音:qū qǔ

    繁体字:屈曲

    英语:crooked

    意思:
    1.弯曲,曲折。
    《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