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袁守廖献卿》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意思:想象宜春贤良太守,没有写信来问病维。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寄袁守廖献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公移猥甚业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了对公事繁忙、生活压力的无奈和不满。 首句“公移猥甚业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描绘了公事繁忙的场景,就像竹笋一样不断涌现,而诉状就像蜂蜜分窠一样繁多。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公事繁重的无奈和不满。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疲惫和无奈,希望像梦蝶一样短暂的休息,但却无法摆脱衙门的烦扰,就像鸣鼍一样不断的报时。 “已荒里社田园了”表达了对田园荒芜的无奈,“可奈春风桃李何”则表达了对春天桃李盛开的无奈和惋惜。这种无奈和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压力和公事繁忙的无奈和不满。 最后两句“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表达了对公正、贤明的官员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无书问病的病态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公事繁忙、生活压力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贤明的官员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移猥甚业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
已荒里社田园了,可奈春风桃李何。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宜春

    读音:yí chūn

    繁体字:宜春

    英语:Yichuan

    意思: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施肩吾《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餐霞阁上最宜春。”
    后蜀·

  • 维摩

    读音:wéi mó

    繁体字:維摩

    意思:(维摩,维摩)

    1.维摩诘的省称。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苏轼《殢人娇》词:“白髮苍颜

  • 想见

    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想見

    英语:infer; gather

    意思:(想见,想见)
    推想而知。
    《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宋·苏

  • 问病

    读音:wèn bìng

    繁体字:問病

    意思:(问病,问病)
    问候病人。
    《史记佞幸列传》:“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谁知我伯母病了,伯父正在那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