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梦断寒夜长》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意思:对着镜子没有人为整妆,但从学、孤鸾照。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卜算子·梦断寒夜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思念远人为主题的诗。整首诗以梦断寒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性等待远方情人的形象,表达了相思之苦和期待之情。 首句“梦断寒夜长”以寒夜梦断为背景,突出了孤独与寂寥的气氛,同时为后文的坐待清霜晓做出了铺垫。寒夜漫长,梦境被打断,这样的情境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人。 接下来的“坐待清霜晓”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坐待天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这两句揭示出主人公的孤独与自怜,她对着镜子,却无人帮她梳妆,只能自己学着孤鸾的样子照镜自赏。这里的“孤鸾”不仅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好。”这两句诗描绘了周围的景色,楼台与红树在风月之中依旧美好,而这风月依旧的美景却更加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结尾的“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以江水东流与情人在西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和期待之情。同时,通过“问尺素、何由到”表达了对于远方情人的思念与期待,也展现出对于音信不通的无奈与焦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寒夜梦断、坐待天明、孤独自怜、思念远人为主线,生动展现了相思之苦与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人性的坚韧与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
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
风月依前好。
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自学

    读音:zì xué

    繁体字:自學

    短语:进修

    英语:self-study

    意思:(自学,自学)
    不是在校从师受业,主要靠自己独立学习。
    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

  • 人为

    读音:rén wéi

    繁体字:人為

    短语:事在人为

    英语:(adj) artificial

    意思:(人为,人为)

    1.犹为人。
    《礼记乐记》:

  • 临镜

    读音:lín jìng

    繁体字:臨鏡

    意思:(临镜,临镜)
    对镜。
    唐·元稹《三兄遗白角巾》诗:“暗梳蓬髮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
    元本高明《琵琶记赵五娘忆夫》:“忆昔事君子,鸡鸣下君床,临镜理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孤鸾

    读音:gū luán

    繁体字:孤鸞

    意思:(孤鸾,孤鸾)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梁·江淹《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