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意思:潇湘没有风浪浪停止,仿佛从水底发出长鲸。

出自作者[明]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山中寺庙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对烟光山色、夕阳暮钟、瀑布泉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林画卷。 首句“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描绘了春天的山色,烟雾朦胧,山色微紫,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古寺深藏万松里”则暗示了山中寺庙的深邃和静谧。 “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群山阴暗,树林间传出稀疏的钟声。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夕阳暮钟的美丽画面。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和“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这两句则描绘了瀑布泉的景象,水流声如水底长鲸鸣叫,山僧晚归时还能听到远处的钟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谧和神秘感。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和“高山流水有深意,咫尺不闻音韵传”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瀑布泉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林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
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缓急因风如断续,远彻山阿并水曲。
已随暮角响江城,更送樵歌出林麓。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
高山流水有深意,咫尺不闻音韵传。
乾坤无尘万籁静,朗然空谷声相应。
高秋正遇晓霜清,分明若向丰山听。

关键词解释

  • 无风

    读音:wú fēng

    繁体字:無風

    意思:(无风,无风)

    1.没有风。
    唐·韩愈《南山诗》:“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恍如

    读音:huǎng rú

    繁体字:恍如

    意思:好似;仿佛。
    宋·陈与义《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
    《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蘧公孙恍如身游阆苑、蓬莱、巫山、洛浦。”
    茅盾《公式

  • 波浪

    读音:bō làng

    繁体字:波浪

    英语:wave

    意思:
    1.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唐·李绅《溯西江

  • 长鲸

    读音:cháng jīng

    繁体字:長鯨

    意思:(长鲸,长鲸)

    1.大鲸。
    晋·左思《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鲵吐浪。”
    《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长鲸击水,天吴覆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