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闻孙曰承公兮,尝令鄞与余姚。
意思:有听说孙说承公啊,曾经做鄞县县令和余姚。
出自作者[宋]孙因的《越问·篇引》
全文赏析
此诗为一首描绘诗人家族历史和自身生活经历的诗歌。首句“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表明诗人的祖先在典午氏(古代的一个姓氏)的鼎盛时期有着显赫的地位,而他的鼻祖子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祖先子荆如何谋乐郊以隐居,颺潄石之清名,以及他的孙子承公曾经担任鄞与余姚的地方官,他们都喜欢会稽的山水,因此选择在那里定居。
然后,诗人转述了永和九年的一次盛大的禊集,他和王谢等人都参加了在兰亭的修禊活动,赋诗吟咏,寄寓了自己的逸兴。他们在回沼边倚修竹,松风吹过,冷冷作响。维兴公尤其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作了流觞之后的序文,帮助逸少达到了高致的境地,他们的芳誉在难兄中齐名。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登陆游历的经历,他游览了天台山和四明山,他在笔端漱飞瀑,留下了掷地有声的金声。他自己从句章迁徙到姚州,历经十稔(十年),感叹风流人物的浸邈(消逝)。
整首诗以诗人的家族历史为线索,穿插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