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意思:燕子大雁叫云畔,胡风冷草头。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晓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戍楼景象和军士生活的诗,通过对月色、寒声、霜、马鸣、兵愁、云畔的燕雁、冷草头的胡风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句“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描绘了戍楼中的月色和寒声。画角是一种古代乐器,其声哀厉高亢,多用来警戒天晚和报警。这句诗中,“吹残月”描绘了戍楼中画角的声音在月色中回荡,而“寒声”则暗示了戍楼中的环境寒冷,进一步烘托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立霜嘶马怨,攒碛泣兵愁”,这两句诗描绘了军士们的情感和戍边生活的艰辛。“立霜”象征着军士们常年忍受着严寒的侵袭,“嘶马怨”则表达了马匹对边疆生活的无奈和痛苦。“攒碛泣兵愁”中的“攒碛”指的是沙碛中聚集的尘土,这里用来形容戍边环境的恶劣,而“泣兵愁”则表达了军士们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忧虑和痛苦。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军士们的痛苦和无奈。“燕雁鸣”象征着边疆的荒凉和孤独,“胡风冷草头”则表达了边疆气候的寒冷和艰苦。
最后,“罢闻三会后,天迥晓星流”,描述了战争结束后的情景,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三会”指的是三次战斗或会战,而“天迥晓星流”则表达了夜以继日的战争终于结束,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和军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