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招断魂。
意思:凭谁招断魂。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更漏子·芳草斜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愫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离别画卷。诗中的芳草、斜曛、清歌、红粉等元素都充满了浓郁的离别情绪,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不舍。
诗的开头“芳草斜曛,映画桥□□,翠阁临津”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送别场景,通过芳草、斜曛、映画桥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忧郁的气氛。接着,“数阕清歌,两行红粉,厌厌别酒初醺”通过清歌和红粉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痛苦。
“芳意赠我殷勤,罗巾双黛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体会,罗巾上的泪痕仿佛是芳草赠予他的离别礼物,让他更加珍惜这份感情。然后,“便兰舟独上,洞府人闲,素手轻分”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舟离去,只留下洞府中的人空闲无聊,素手轻轻分离,进一步表现了离别的悲伤。
下阕“十里绮陌尘,望紫云车远,已掩青门”描绘了诗人离别后的场景,十里绮陌尘土飞扬,望着紫云车渐行渐远,青门已经关闭,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和失落。“迤逦黄昏,景阳钟动,临风隐犹闻”通过黄昏、钟声等意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和悲伤。
最后,“明朝水馆渔村,凭谁招断魂。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应待归云”表达了诗人对明日的忧虑和对今夜的留恋,明月多情地照耀着他,仿佛等待着他的归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不舍和留恋。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悟。
相关句子
- 断魂郎未知。-- 出自《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作者:[宋]张先
- 断魂凝伫。-- 出自《卓牌儿/卓牌子》作者:[宋]万俟咏
- 断魂分付与。-- 出自《人南渡/感皇恩》作者:[宋]贺铸
- 断魂随彩舟。-- 出自《唐多令 寄意箜篌曲》作者:[元]张翥
- 断魂。-- 出自《摊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作者:[宋]程垓
- 断魂。-- 出自《摊破江城子/江城梅花引》作者:[宋]程垓
- 情多多断魂。-- 出自《阮郎归·旧时明月旧时身》作者:[宋]史达祖
- 断魂凝睇。-- 出自《金盏子·断魂凝睇》作者:[宋]晁端礼
- 断魂离思远。-- 出自《菩萨蛮·远山眉映横波脸》作者:[宋]晁端礼
- 断魂十里。-- 出自《花犯 苔梅》作者:[宋]王沂孙
- 凭谁说与?-- 出自《迈陂塘·雁双双》作者:[元]李治
- 凭谁寄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许有孚
- 待凭谁寄。-- 出自《蜡梅香》作者:[宋]喻陟
- 凭谁诉。-- 出自《点绛唇·秋满孤篷》作者:[宋]冯去非
- 凭谁信。-- 出自《点绛唇·纤手工夫》作者:[宋]蔡戡
- 凭谁向说。-- 出自《折红梅·喜冰澌初泮》作者:[宋]吴感
- 凭谁妙笔。-- 出自《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作者:[宋]苏轼
- 凭谁折取。-- 出自《减字木兰花·鹅黄初吐》作者:[宋]无名氏
- 凭谁诉。-- 出自《点绛唇·隐隐轻雷》作者:[宋]辛弃疾
- 凭谁问。-- 出自《六州歌头·东风著意》作者:[宋]韩元吉
- 相思魂欲绝。-- 出自《菩萨蛮·簟纹衫色娇黄浅》作者:[宋]张先
- 万国魂销。--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范祖禹
- 不愧远游魂。-- 出自《赠武十七谔》作者:[唐]李白
- 何为苦心魂。-- 出自《杂体诗 左记室思咏史》作者:[南北朝]江淹
- 醉魂清淑。-- 出自《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作者:[金]蔡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