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副使坐闲散,谏疏无路通银台。
意思:黄州副使坐在闲散,谏疏无路通银台。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描绘了漫郎在江南隐居,环境幽静,古木参天。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通过“石坳”、“花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秀美景色,同时表达了漫郎自己的生活态度,即自许为鼎,调盐梅,意味着他有着高超的烹饪技艺,且乐于其中。
颈联“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通过引用苏太史的事迹,表达了漫郎的性格特点,即胸怀壮志,气度非凡。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描绘漫郎在黄州副使任上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在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等场景,展现了他的风雅才情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谁知文章照今古,野老争席渔争隈”,这一句表达了漫郎的文才横溢,他的文章光照今古,连野老渔夫都争相阅读。
“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这一句通过描绘邓公勒铭留刻的场景,表达了漫郎对历史的缅怀和敬仰。
“琢磨十年烟两晦,摸索一读心眼开”,这一句表达了漫郎在琢磨历史、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突然心领神会,豁然开朗的心境。
最后的几联,通过描绘漫郎对未来的展望和担忧,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漫郎生活环境的描绘、个人才情的展示以及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