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丁尚书挽词二首》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意思:谈论参黄阁,横经在紫宸。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丁尚书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显得庄重典雅,诗人通过赞美一位女子的美貌与才华,表达了对她不幸命运的惋惜。 首联“凤跸游汾曲,非态得传人”,以凤凰游于汾河之曲的意象,描绘出女子的高贵与优雅。“非态得传人”一句,更是称赞她的美貌与气质非凡。 颔联“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才华与教养。闺台显重,说明她在家中受到重视,训诰深游则表现出她的学识渊博。 颈联“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以黄阁、紫宸等宫廷意象,暗示女子在宫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她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然而,尾联“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却以转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惋惜。天不憖,即天命不佑,志业未全伸,意味着她的抱负未能完全实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诗人的赞美与惋惜交织,通过对女子才华与命运的描述,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人生的遗憾。诗歌的结构紧凑,意象生动,言辞典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凤跸游汾曲,非态得传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黄阁

    读音:huáng gé

    繁体字:黃閣

    意思:(黄阁,黄阁)

    1.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卫宏《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

  • 紫宸

    读音:zǐ chén

    繁体字:紫宸

    意思: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宋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大明宫内。
    唐·杜甫《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论道

    读音:lùn dào

    繁体字:論道

    英语:talk about methods

    意思:(论道,论道)

    1.谋虑治国的政令。
    《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