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意思:浅水坑三径绝,捣衣石杵四邻稀。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雨、秋风、兰砌、葛衣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秋日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描绘了秋雨滴落在兰砌之上,秋风开始吹拂起葛衣。这里的“苦雨”和“秋风”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而“兰砌”和“葛衣”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冷和寂静。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孤独和寂寥。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寂静和孤独。潢污是指积水之地,三径是指归隐之处的代称,这里表示荒芜、无人之处。而“砧杵四邻稀”则表示周围环境的寂静,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繁忙,只有稀少的砧杵声。这些意象都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诗人将自身与玄豹相比,暗示自己愿意隐居山林,不再参与世事。而“不为湘燕飞”则表示诗人不愿像湘燕一样飞舞于世间,而是选择独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人因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而感到惭愧,但友人的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诗人用“角巾折”来形容友人的装束,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而“犹肯问衡闱”则表示友人仍然关心世事,体现了诗人的欣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雨、秋风、兰砌、葛衣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秋日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砧杵

    读音:zhēn chǔ

    繁体字:砧杵

    英语:anvil and pestle

    意思:亦作“碪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

  • 四邻

    读音:sì lín

    繁体字:四鄰

    英语:neighbourhood

    意思:(四邻,四邻)

    1.犹四辅。天子左右的大臣。
    《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

  • 潢污

    读音:huáng wū

    繁体字:潢污

    意思:(潢污,潢污)
    亦作“潢污”。

    1.聚积不流之水。
    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潢污流藻,充金鼎之实。”
    唐·钱起《酬刘员外雨中

  • 三径

    读音:sān jìng

    繁体字:三徑

    意思:(参见三径,三迳)

    解释:1.见\"三径\"。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