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杜工部集》二首》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意思:杜甫的道路也丧失,我身出蜀城。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读《杜工部集》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贯休的《读〈杜工部集〉二首》是在他淹留成都时创作的。当时他正研读杜甫的诗集,深感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性,对杜甫的才华和命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时,贯休自己也正处于战乱之中,生活困顿,流离失所,与杜甫当年的境遇颇为相似。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杜甫才华的赞美,也对其命运的不幸感到悲痛,同时也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
岂非玄域橐,夺得古人旗。
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
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作者介绍 李鸿章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孤身

    读音:gū shēn

    繁体字:孤身

    英语:alone

    意思:单身。
    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一个中了进士,却是孤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