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得蹉跎因出郡,薜能诗什耻监州。
意思:梦得失误把郡,薛能诗歌十分耻辱监州。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病起思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作者自己的经历和处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仕途的深刻思考。
首联“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直接点明作者在四十岁时还没有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于仕途失去了希望。相反,他曾经在瀛洲这样的地方提笔直书,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决心。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在仕途上的遭遇和态度,展示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颔联“明时遇主谁甘退,白发侵人自合休”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看法。他认为,如果遇到明主,谁会甘愿退隐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发逐渐侵袭,作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适时的退隐。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执着,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颈联“梦得蹉跎因出郡,薜能诗什耻监州”通过两个典故来描述作者在仕途中的经历。第一个典故“梦得蹉跎因出郡”来源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中的挫折和无奈。第二个典故“薜能诗什耻监州”则暗示了作者对于官场中的一些不公和不义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春来病起思归甚,未敢飞章达冕旒”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病愈后对于归乡的深深思念,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的敬畏和谨慎。这一联既展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的责任感和担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仕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我们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正确的态度,同时也需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目标。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