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意思:一个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江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首句“一抛兰棹逐燕鸿”,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追随着燕子和大雁的飞行,投身于江湖的生活。这里的“兰棹”指的是船桨,“逐燕鸿”则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状态,仿佛是大雁和燕子一样,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四处漂流。这种描绘方式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曾向江湖识谢公”一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江湖中与谢公(谢灵运)相遇的经历。谢灵运是中国南朝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著称,被誉为“山水诗鼻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水诗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
“每到朱门还怅望”一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富贵人家门前怅然望乡的情景。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府邸,“还怅望”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一句“故山多在画屏中”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故山”指的是诗人故乡的山水,而“画屏中”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想象和回忆。这句诗将故乡的美好与画中的山水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漂泊江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