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
意思:南方传竞赛,多在屈原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五日登北山望竞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是一首对南方端午节传统活动——龙舟竞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参与竞渡者的情感表达。
首句“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直接点明了南方端午节的重要活动——龙舟竞渡,而这个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屈原祠。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故事在南方尤其流传广泛,因此,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也与屈原紧密相关。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描绘了龙舟竞渡时的热闹场景:水面上箫鼓声此起彼伏,水花四溅,如同画旗的风烟在风中飘扬。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龙舟竞渡画面。
“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进一步描绘了竞渡的激烈场面。成百上千的桡板在水中飞速划动,如同飞鸟;而两艘精雕的龙舟在水中激烈竞逐,仿佛刻着神兽灵螭。这里的“千桡速飞鸟”和“两舸刻灵螭”都是对竞渡激烈和精彩的形象描绘。
最后,“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是对竞渡场面的感慨和对参与竞渡者的批评。整日里江畔都是热闹非凡,然而人们是否知道那些轻浮、急躁的竞渡者呢?这里似乎是在批评人们过于追求比赛的胜负,而忽视了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参与者的情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们过于追求胜负的批评和对节日真正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