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寺下灵溪渡,跋马欲前还又回。
意思:灵溪寺下灵溪渡河,冯跋马想前返回又回。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待斯远不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游历灵溪寺时所感的小诗。诗中通过对灵溪渡口送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行程的迷茫之情。
首句“灵溪寺下灵溪渡,跋马欲前还又回”,诗人骑马行至灵溪渡口,正欲过溪,却又驻足不前。这句诗通过一个动作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犹豫和矛盾。一方面,诗人对灵溪的美景心生向往,想要过溪去欣赏;另一方面,他又对未知的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次句“跋马欲前还又回”中的“回”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还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第三句“准拟故人能会宿”,诗人希望故人能与他在此地留宿,加深对灵溪美景的欣赏和感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这次相遇的期待。
然而,末句“不知何事不成来”却来了个转折,诗人疑惑为何故人未能与他在此地成行。这个疑惑和迷茫,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也加深了诗中的情感浓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历灵溪寺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行程的迷茫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