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

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

意思:竹人临水迎接相符,风妈妈穿云回避信旗。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全文创作背景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唐朝的繁荣与文人雅士的交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酬唱是常见的文化现象。皮日休与羊振文是好友,他们之间的诗歌酬唱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点。 2. 回归家乡与孝道:诗题中提到羊振文要前往桂阳归觐,这意味着他要回到家乡探望父母或长辈,体现出古代的孝道观念。这也可能是皮日休创作此诗以送别好友的原因之一。 3. 山水之美的赞美:在诗歌中,皮日休描述了桂阳的山水之美,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好友归途美景的一种想象与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朝的文化氛围、友情、孝道观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桂阳新命下彤墀,彩服行当欲雪时。
登第已闻传祢赋,问安犹听讲韩诗。
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
无限湘中悼骚恨,凭君此去谢江蓠。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符节

    读音:fú jié

    繁体字:符節

    英语:tally used in ancient times as credentials or a warrant

    意思:(符节,符节)

    1.古代符

  • 竹人

    读音:zhú rén

    繁体字:竹人

    意思:
    1.吹奏竹制管乐器的乐工。
    《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工人坐堂上,竹人立堂下,所谓‘琴瑟在堂,竽笙在庭’也。”

    2.篔筜竹中的实。

  • 节风

    读音:jié fēng

    繁体字:節風

    意思:(节风,节风)
    操守品格。
    《人民日报》1984.1.5:“周恩来同志又诚恳地说:‘……救国会的抗日主张,和我们是一致的,爱国七君子的节风,我是很佩服的。’”

  • 信旗

    读音:xìn qí

    繁体字:信旗

    意思: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辄引旗先走,陈从而溃。”
    胡三省注:“信旗者,别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