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
意思:去年国家遭受前任,回到家没有白头发。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寄兖州张龙图文潜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叙事,点明事由。诗人由于某种原因罢官,离开了京城,又由于某种原因回家,还没有到头发花白的时候。这一联叙事比较简略,但说事之余,已将许多内容暗示出来了。首句的“去国遭前政”,交代了罢官的原因,暗示了政治上的纷乱和不公。诗人由于“去国”,不仅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而且失去了“前政”,那意味着他失去了以前的一切。一个“遭”字,说明诗人对以前的事已无可奈何。第二句的“还家未白头”,暗示诗人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而再度得官,虽然还不到头发花白的时候,但离白头也不远了。这一联叙事简略,但暗示性很强,对读者来说,需要从中去获取诗人所没有明说的东西。
颔联“百年当晚遇,一辱独先收”,进一步写诗人得官之不易。这一联是对颈联的铺垫。“百年当晚遇”,说明诗人已经年老,晚遇之后,便是重新得用。“一辱独先收”,则说明诗人因某种原因而遭受的侮辱、冤屈和不公,在这一联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交代。这一联与颈联前后照应,使读者对诗人的遭遇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颈联“齿脱空余舌,颜衰早著秋”,进一步写诗人得官之不易。“齿脱空余舌”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年纪老了,牙齿脱落了,但说话依然清楚;只是容颜衰老,早早就有了秋天的景象。“早著秋”一语双关,既指容颜衰老,又指官运不佳。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说明诗人得官之不易。
尾联“三为郡文学,大胜邓元侯”,以诗人的政绩收束全篇。诗人三次担任郡里的教职,这一点虽然比不上邓元侯多次升迁那样好,但总算也有政绩。这一联是对全篇的总结之语。
这首诗通过叙事和写景,表达了诗人得官之不易和其中的艰难险阻。诗人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事和写景,但其中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遭遇。整首诗的意境深沉,语言简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