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湖诗·缥缈峰》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意思:古代洞穴下边通达海,看他冷鸿蒙。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太湖诗·缥缈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的诗,通过描绘登山者的行动和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联“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通过描绘登山者的装束和目的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登山场景。华阳帽和筇是山中的常见物品,而缥缈峰则是传说中的仙山,暗示着登山者对寻求仙境的渴望和决心。 颔联“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者的行动和感受。他们带着露水采药,追寻着云雾中的鹿迹,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这一联也暗示了登山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颈联“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惊险场景。老鼠的回旋和飞鸟的疾飞,展现了山中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登山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美景和惊险。从“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到“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从“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到“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隆石。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寒鸿

    读音:hán hóng

    繁体字:寒鴻

    意思:(寒鸿,寒鸿)
    寒雁。
    唐·李嘉祐《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诗:“寒鸿归欲尽,北客始辞春。”

    解释:1.寒雁。

  • 鸿濛

    读音:拼音:hóng méng

    鸿濛的解释

    见“ 鸿蒙 ”。

    词语分解

    • 鸿的解释 鸿 (鴻) ó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指书信: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