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入画图,石怪树萧疏。
意思:亭台进入图画,石怪树木萧疏。
出自作者[宋]顾逢的《刘萧云水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亭台入画图,石怪树萧疏》是一首描绘优美自然景色的诗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的惬意与舒适。
首句“亭台入画图,石怪树萧疏”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图展开在读者眼前。亭台,是人们休息、观赏风景的地方,而这里却仿佛融入了画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可见环境的美丽。石怪,表现出石头的形状奇特,给人以惊奇的感觉;树萧疏,则描绘了树木的形态疏朗有致,给人以清幽的感觉。
“池上多佳致,城中无此居”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居环境的优美。池上,指的是诗人所居环境中的池塘,多佳致,则表明池塘的景色十分优美。城中无此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居环境独特的自豪感,因为在繁华的城市中,能有如此优美的环境确实是不多见的。
“垂杨偏称鹤,宿鹭不惊鱼”两句,则是对环境细节的精彩描绘。垂杨,指的是低垂的柳树,它为环境增添了柔和的氛围;鹤、鹭等鸟类在池上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而“宿鹭不惊鱼”则表达了环境的宁静、和谐。
最后两句“酒罢出门去,云棱月一梳”,描绘了诗人酒后出门的景象,云棱月一梳,形象生动,给人以清幽、雅致的感觉。这似乎暗示着诗人对所居环境的喜爱,酒后出门,仍被美景吸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优美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自豪感。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中的细节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