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袁伯夔》 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

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

意思:袁先生在其家乡,都被严重的爱。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赠袁伯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清朝时期几位文学大家的赞美和追忆,表达了对他们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文采斐然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述了武烈翊中兴、楚材冠当代的情景,表达了对清朝人才辈出的感慨。接着,诗中提到了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废,表达了对清朝文化繁荣的赞美。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湘乡接桐城,雄跨欲无对的文学氛围,以及羽翼郭与吴的文学成就。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湘绮别树帜,映古纷杂佩,表达了对湘乡文学流派的赞赏。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袁子生其乡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壮志凌云,纵辔忘历块,但也有一些遗憾和反思。诗中还提到了温故效语言,有颖出荒秽,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中语言运用和创新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对文学大家的赞美和追忆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中语言运用和创新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烈翊中兴,楚材冠当代。
文派亦俱昌,沿流等起废。
湘乡接桐城,雄跨欲无对。
羽翼郭与吴,云龙瞻进退。
湘绮别树帜,映古纷杂佩。
末运稍衰竭,能者犹数辈。
袁子生其乡,沾被笃所爱。
壮志遂时杰,纵辔忘历块。
惘惘终自返,一几八家在。
温故效语言,有颖出荒秽。
九霄湛露垂,挹之滋渴肺。
此事根效友,冥漠盈万态。
贱简竖儒业,孤呓绝狂吠。
我老余诱子,物外馨謦欬。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