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次道能判西京》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意思: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听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次道能判西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接到新的任命,离开旧职,奔赴新的职位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新职位的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描述了官员新接到的任命和过去的职责。相府和兰台都是古代官署的名称,承檄是指接受新的任命,校文则是指校对文献的工作。这一联诗通过对比新旧职责,展现了官员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颔联“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描绘了官员离别时的情感。题舆是古代一种送别的方式,荣得士表达了对官员才能的赞誉,把袂则表达了握手惜别的不舍之情。离群则表现了离开旧同事和朋友的伤感。 颈联“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通过描绘初夏郊外的美景,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机。这一联诗也为下文对新职位的期待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几联诗,通过描绘新职位所在地的美景和盛况,表达了官员对新职位的期待和兴奋之情。翠岭、飞泉、竹林等意象,展现了新职位所在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金羁、珠履等词汇则表现了新职位的荣耀和繁华。 尾联“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表达了官员对新职位的忠诚和尽责,也展现了官员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和新职位的描述,展现了官员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
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觚棱日边远,阙塞雾中分。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金羁游烂漫,珠履醉缤纷。
人服声光重,官无簿领勤。
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翠岭

    读音:cuì lǐng

    繁体字:翠嶺

    意思:(翠岭,翠岭)
    绿色的山岭。
    晋·庾阐《观石鼓》诗:“翔霄拂翠岭,绿涧漱巖间。”
    南朝·宋·谢惠连《三月三日曲水集》诗:“蜚云兴翠岭,芳飙起华薄。”

  • 飞泉

    读音:fēi quán

    繁体字:飛泉

    英语:cliffside spring

    意思:(飞泉,飞泉)

    1.谷名。
    《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