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若相怜,徘徊西风顶。
意思:行说如果互相同情,徘徊在西风顶。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明月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中的孤独和沉思。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月色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还有对自我情感的反思。
首句“月色一何明,不堪顾孤影”,直接描绘了月色的明亮和自身的孤独。这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了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倚楼暮风寒,举手挈衣领”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楼上的场景,他倚着栏杆,面对着暮风寒的夜色,伸手提起了衣领,可能是在试图温暖自己。这个动作既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寒冷,也表现了他的无奈和无助。
“行云若相怜,徘徊西风顶”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对云的想象,他可能觉得云在怜悯他,在西风中徘徊。这里表达了主人公的期待和渴望,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能陪伴他。
“强饮不成醉,幽情默自省”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他试图借酒消愁,但却无法成醉,这可能表明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痛苦。他反思自己的情感,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
“莫道负明月,明月亦应知”这两句诗是主人公对明月的请求和理解。他请求明月不要责怪他,因为他知道明月是理解他的。这里的明月象征着理解和包容,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
最后,“只知今夜我,不觉琼楼时”,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已经忘记了琼楼的美好时光,而今夜却感到忧郁和恐惧。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恐惧。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中的孤独和思考,情感深沉而复杂。通过对时间和情感的描绘,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