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花》 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

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

意思:一枝斜映在佛前灯,春季入铜壶夜不冰。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梅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佛前灯影、春夜铜壶、大庾岭之行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禅理的追求。 首句“一枝斜映佛前灯”,诗人以佛前灯为切入点,描绘了佛前灯影斜映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在逐渐平静下来,对禅理的领悟也在不断加深。 “春入铜壶夜不冰”一句,诗人描绘了春夜的景象,铜壶中的水已经化开了,没有了冬天的寒冷。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珍惜时间,享受生命的美好。 “昔岁曾游大庾岭”和“今年聊作小乘僧”两句,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禅理的追求。诗人曾经游历过大庾岭,现在则选择做一个小乘僧,这表明他对生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
昔岁曾游大庾岭,今年聊作小乘僧。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铜壶

    读音:tóng hú

    繁体字:銅壺

    英语:Copper Pot

    意思:(铜壶,铜壶)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唐·顾况《乐府》:“玉醴随觞至,铜壶逐漏行。”
    宋·王安石

  • 前灯

    读音:qián dēng

    繁体字:前燈

    造句: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