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意思:不见升平里,千树和草。

出自作者[唐]曹邺的《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在诗的开头描绘了登岳阳楼和眺望长安道的场景。诗人通过“北眺长安道”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用“千山树如草”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草一样绵延不绝。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南楚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这种情感在“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这两句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诗人通过描绘白社的荒芜和秋天的荒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然后,诗人引用了“西子不宜老”这句诗人,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易失的感慨。同时,“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诗人借用了道教传说中的蓬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
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
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关键词解释

  • 千山

    读音:qiān shān

    繁体字:千山

    意思:
    1.极言山多。
    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
    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 升平

    读音:shēng píng

    繁体字:升平

    短语:莺歌燕舞 太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ful

    意思:(参见昇平)
    太平。
    《汉书梅福传》: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