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即事》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意思:岩云掩盖竹门,离开鸟带馀晖。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山居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幽静、闲适的乡村生活场景。 首句“岩云掩竹扉”,诗人以云雾掩住竹篱的门,形象地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祥和。这里,竹扉虚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 “去鸟带馀晖”,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静谧,鸟儿离去,只留下一抹余晖,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安静。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清高和自足,他生活的地方偏僻,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是因为环境的清幽和少有俗事打扰,他也感到满足。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两句,诗人描述了乡村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养花、剪叶,这些活动体现了诗人的自得其乐。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乡村野外的画面,诗人遇到渔夫,两人同舟共度,月下荡漾,诗意浪漫而闲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闲适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