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意思:饮涧猿回头看了洞,沿梯人歇紧靠危杉。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和赞美镜岩老人的生活和环境。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镜岩老人的外貌,展现出他历经岁月洗礼的坚韧形象。“八十余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这两句诗中,“八十余年”暗示了老人长久的生命和丰富的经历,“鹿皮巾”则形象地描绘了老人苍老而坚韧的形象,“雪髟髟”则生动地描绘了老人雪白的鬓发,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年龄和经历。 接着,诗人描述了镜岩老人的生活环境。“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这两句诗中,“床寒”暗示了老人的生活环境的艰苦,“云萦枕”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经润何妨雨滴函”则描绘了老人的藏书环境,雨水滋润书籍,也象征着老人对知识和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这两句诗中,“饮涧猿”和“危杉”分别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动物和山崖的景象,给人一种自然和原始的感觉。“窥绝洞”则象征着老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这两句诗中,“如何计吏穷于鸟”是对镜岩老人的赞美,将老人比作一只不知疲倦的鸟,不断追求知识、真理和智慧。“欲望仙都举一帆”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像一只飞向仙都的鸟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和赞美镜岩老人的生活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老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追求知识的热情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原始、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十余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饮涧

    读音:yǐn jiàn

    繁体字:飲澗

    意思:(饮涧,饮涧)
    在溪涧中饮水。多指在山谷中生活。
    南朝·梁·沈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唐·郑谷《少华甘露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