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意思:几时经霹雳,不同代见干戈。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丫头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历史、文化、战争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标题《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丫头石可能是这首诗所描述的某个具体物体,可能是某种石头,也可能是某种象征。即使它已经断裂,但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这表明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这里,“赤乌”是一个历史典故,代表着一段历史时期。诗人怀疑在这块石头上记录的年数已经接近赤乌年岁,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而“黄象多”则可能指的是象形文字,这又引出了对古老文化的思考。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这两句诗暗示了战争和冲突的存在,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期待着何时能够经历霹雳般的巨变,让这块石头在不同的时代见证战争的残酷。
最后,“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诗人希望这块石头能够见证千秋历史,而为了能够长久保存,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松煤进行保护。这既是对石头本身的珍视,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文化、战争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永恒和时间的深深敬畏。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