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丫头石》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意思:几时经霹雳,不同代见干戈。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丫头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历史、文化、战争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标题《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丫头石可能是这首诗所描述的某个具体物体,可能是某种石头,也可能是某种象征。即使它已经断裂,但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这表明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这里,“赤乌”是一个历史典故,代表着一段历史时期。诗人怀疑在这块石头上记录的年数已经接近赤乌年岁,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而“黄象多”则可能指的是象形文字,这又引出了对古老文化的思考。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这两句诗暗示了战争和冲突的存在,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期待着何时能够经历霹雳般的巨变,让这块石头在不同的时代见证战争的残酷。 最后,“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诗人希望这块石头能够见证千秋历史,而为了能够长久保存,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松煤进行保护。这既是对石头本身的珍视,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文化、战争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永恒和时间的深深敬畏。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
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异代

    读音:yì dài

    繁体字:異代

    意思:(异代,异代)

    1.后代,后世。
    《文选班固<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李周翰注:“宾祚

  • 干戈

    读音:gān gē

    繁体字:乾戈

    短语: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

    英语:arms

    意思:
    1.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