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世弼病方家不善论蛤蜊之功戏答》 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

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

意思:伯乐没有传马空老,重华不见士长期饥饿。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世弼病方家不善论蛤蜊之功戏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伯乐和骥、重华和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重名不重实,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看现象不看实质的行径的愤慨。 首句“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中,诗人借用了伯乐和骥的典故。伯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而骥则是千里马。伯乐识马,却无法让所有的千里马都得到展现的机会,许多优秀的骥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老去。而重华,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唐尧,诗人用重华来比喻那些只看表面不看本质的人。他们看不到那些有才能、有理想、有贡献的人,反而让那些平庸的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致使真正的士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接下来,“从来万事乖名实,岂但药翁论蛤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看现象不看实质的行径的愤慨。他们做事总是违背了事物的实际,名不副实,虚有其表。就像药翁只看到了蛤蜊的外表,却忽视了它的内在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典故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看现象不看实质的行径的愤慨和批评。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注重实际,注重本质,注重内在价值,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
从来万事乖名实,岂但药翁论蛤蜊。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伯乐

    读音:bó lè

    繁体字:伯樂

    英语:talent scout

    意思:(伯乐,伯乐)

    1.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着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

  • 重华

    读音:zhòng huá

    繁体字:重華

    英语:CHONGHUA

    意思:(重华,重华)

    1.虞舜的美称。
    《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无传

    读音:wú chuán

    繁体字:無傳

    意思:(无传,无传)
    I
    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唐·韩愈《南山诗》:“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咒;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
    《新五代史宦者传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