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柏府公峨豸,荆溪我把麾。

柏府公峨豸,荆溪我把麾。

意思:柏府公高华,荆溪我把指挥。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诗人对一位曾在柏府任职的官员的怀念之情。 首句“柏府公峨豸”,描绘了柏府(即柏府公)的形象,他身着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状的官服,威严而庄重。次句“荆溪我把麾”则描绘了诗人自己手持象征权力的旗帜,在荆溪边驻足,回想起与柏府公共事的时光。 “闻风无半面,折简两相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柏府公的印象,他虽然没有见过柏府公的半面,但两人通过书信交流,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偕掾胶投漆”和“分襟云与泥”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柏府公共事时的亲密关系,以及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他们像胶漆一样紧密相连,又像云泥分离,对彼此的思念愈发强烈。 最后,“楼成扁山浦,洒泪欠题诗”,描绘了诗人看到柏府公任职的地方新建的楼阁,想起了与柏府公共度的时光,不禁泪流满面,却无法题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柏府公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友情、思念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将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柏府公峨豸,荆溪我把麾。
闻风无半面,折简两相知。
偕掾胶投漆,分襟云与泥。
楼成扁山浦,洒泪欠题诗。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柏府

    读音:bǎi fǔ

    繁体字:柏府

    意思:御史府的别称。
    明·陈琏《骢马赋》:“柏府深严,兰臺清閟。”
    明·唐顺之《赠陈佥事约之生日》诗:“官迁柏府多推望,经绝韦编不待年。”
    清·钮琇《觚賸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