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意思:我父亲像原,你如果向父亲,且把汉书重新读。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鹊桥仙·俱登瀛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以自己和友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为线索,抒发了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描绘了作者和友人一同登临瀛馆、又一同回到洛社的情景,表现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生活的自由自在。瀛馆和洛社都是当时的地方名,这里用“黄犊”来比喻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颔联“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用“外监与留台”比喻官场的束缚和繁琐,用“嵩山崇福”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颈联“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表达了作者和友人共同追求学问、追求自由的思想变化。这里用“原父”和“贡父”来比喻两人的学问追求,用“汉书重读”来表达对学问的热爱。这里表现出两人共同追求学问、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
尾联“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里用“韩公当局”和“温公当局”来比喻不同的历史时期,用“等闲过”来表达对人生的淡然处之的态度。这里表现出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作者和友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抒发了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