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意思:对春季出现准备了,染额人回家,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洞仙歌·花中惯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美丽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间琅叶。”描绘了花的美丽和作者对花的喜爱。作者以“压架玲珑雪”来形容花架上的花朵,给人一种清新、精致的感觉。接着,“乍见缃蕤间琅叶”则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美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花的留恋之情。作者对花恨春去得太快,因为当人们归去时,花儿的香气还袅袅飘荡,伴随着月光。这里,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赋予了情感和生命,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绝。”这几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作者将鹅儿比作美酒,表达了对花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作者也将花与酴醿相比,认为鹅儿比酴醿更娇美。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花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花的期待之情。作者希望自己能够种下一棵古松,等待黄龙乱飞上枝头。这里,作者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期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敬仰之情和对美的追求。作者认为老仙为他的笔端增添了春天,他敢唤起桃花来比较谁更美。这里,作者通过敬仰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花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美丽和作者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