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杂咏》 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

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

意思:红苋如丹照眼睛明亮,在开石竹林乱纵横。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秋日杂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红苋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比喻,展现了红苋的美丽和魅力。首句“红苋如丹照眼明”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红苋的艳丽,像丹霞一样耀眼。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苋的色彩之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次句“卧开石竹乱纵横”则描绘了红苋在石竹丛中蔓延开来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红苋的生命力和蔓延之势。这一句也暗示了红苋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表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则是诗人独特的感慨。骚人指的是诗人,诗人看待红苋的视角和普通人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红苋在清秋时节落花时的美丽,而不仅仅是红苋本身的艳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欣赏,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比喻,描绘了红苋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
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石竹

    读音:shí zhú

    繁体字:石竹

    英语:pink

    意思:
    1.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植于庭院供观赏。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一:“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宋·范成

  • 纵横

    读音:zòng héng

    繁体字:縱橫

    英语:(n) length and width

    意思:(纵横,纵横)
    I
    亦作“纵衡”。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 照眼

    解释

    照眼 zhàoyǎn

    [glaring] 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引用解释

    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唐 杜甫 《酬郭十五判官》诗:“才微岁老尚虚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