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润上人南游》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意思:犀牛脚印来沙岸,蝉声从树梢。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送润上人南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是一首描绘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无法留住的无奈心情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陕郊山水的美丽和作者的留恋之情。 首联“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作者对陕郊的山水兴致勃勃,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热烈,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无法留住这些美丽的山水,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颔联“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作者想象自己带着磬(一种乐器)去五湖四海游玩,在船上度过几个夜晚,敲着磬,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颈联“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作者描绘了陕郊自然景色的细节,如犀牛留下的足迹在沙岸上,蝉声在树梢上响起,这些细节描绘了陕郊的自然环境之美。 尾联“南方未迴日,何处暂编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南方的向往,但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何处暂编茆”也表达了作者对陕郊山水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
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南方未迴日,何处暂编茆。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树梢

    读音:shù shāo

    繁体字:樹梢

    短语:

    英语:treetop

    意思:(树梢,树梢)
    树的顶端。
    南朝·宋·谢灵运《泉山诗》:“石室穿林陬,飞泉发树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