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饯王尚书出边》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意思: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饯王尚书出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古代将领的,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将领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描绘了战争的背景和目的,暗示了这位将领的英勇和智慧。汉相指的是汉朝的丞相,殷宗则是商朝的祖先,这里用来比喻这位将领的威武和英勇。鬼方则是指古代的一个敌对国家,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重要性。 颔联“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表达了对这位将领战略思想的赞美。上策应为豫,指的是制定正确的战略,中权且用光,则是指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将领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颈联“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效果,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勇猛和威武的赞美。令申兵气倍,指的是命令下达后,士兵们士气倍增,威憺虏魂亡,则是指这位将领的威武让敌人胆寒,不敢再战。 尾联“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尚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鹰扬则是形容鹰一样勇猛的飞翔。这里暗示了这位将领就像尚父一样英勇无敌,诗人想要歌颂他的功绩。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将领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位将领的英勇和智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还闻出将重,坐见即戎良。
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
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武德舒宸眷,文思饯乐章。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祖帐倾朝列,军麾驻道傍。
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辽阳

    读音:liáo yáng

    繁体字:遼陽

    意思:(辽阳,辽阳)
    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方。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宣王薄伐,勐锐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

  • 秋露

    读音:qiū lù

    繁体字:秋露

    意思:
    1.秋日的露水。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薛道衡《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于竹苇。”

  • 登陇

    读音:dēng lǒng

    繁体字:登隴

    意思:(登陇,登陇)

    1.登上高地。
    南朝·梁简文帝《艷歌行》之一:“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唐·赵嘏《织锦窦家妻》诗:“岂知登陇远,祇恨下机

  • 首秋

    读音:shǒu qiū

    繁体字:首秋

    意思:指农历七月。
    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孟秋,亦曰初秋、首秋。”
    南朝·梁·王僧孺《秋日愁居答孔主簿》诗:“首秋云物善,昼暑旦犹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