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意思:山横路如果绝,转桨逢平川。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山川、田野、溪流、桑树、农舍、耕牛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势险要、道路中断,转而出现平川的景象,平川之中,水木幽美,高下兼有良田,为下文的描绘定下了基础。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沟渠中水溜涓涓,桑树柘树掩映着稀疏的炊烟,农家的蚕箔处处倚着,鱼筌随时准备下河。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和谐。 “野禽争折莲。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乡村的悠闲生活,野禽在水中争折莲叶,诗人试图邀请“搔首翁”共享这夕阳下的乡村生活。这里既有乡村的繁忙,又有乡村的悠闲,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然而,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忧虑。“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这表明乡村的生活并非一直平静,也面临着外界的威胁和自然的挑战。对此,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他主张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应对之道。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余知隐地术,可以齐真仙。终当从之游,庶复全于天。”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通过隐居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思考。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散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
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
騃犊卧新艹奴,野禽争折莲。
试招搔首翁,共语残阳边。
今来九州内,未得皆恬然。
贼阵始吉语,狂波又凶年。
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
笑我掉头去,芦中闻刺船。
余知隐地术,可以齐真仙。
终当从之游,庶复全于天。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平川

    读音:píng chuān

    繁体字:平川

    短语:平地

    英语:level land

    意思:
    1.广阔平坦之地。
    《古文苑扬雄<幽州牧箴>》:“荡荡平川,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