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意思:边下雪藏行经,林风穿过卧室穿衣服。
出自作者[唐]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曾担任西畿县宰的官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边疆的感受。
首联“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描绘了诗人曾担任西畿县宰的背景,以及任职期间生活条件的艰苦。马不肥,暗示了县衙的财政状况不佳,或者公务繁忙,无暇喂养马匹。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的描写提供了背景。
颔联“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点。他为了还债,将自己的剑拿去当了,还清债务;做官时,他满载着书籍离开,表明他是一个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清廉正直,也表现了他的好学精神。
颈联“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描绘了诗人到边疆后的生活环境和感受。边疆大雪覆盖了诗人的足迹,林间的狂风刺透了他单薄的睡衣。这两句诗表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也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在灵州听到的晓角声,唤醒了客馆中的诗人,开启了新的一天。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表现了他对边疆生活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曾担任县宰、好学坚韧、热爱生活的官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边疆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