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意思:夷叔西陵,山阳下国,这是恨那堪说。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百字令 题孙隘庵南窗寄傲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命运,通过对楚灵均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提及楚灵均,引出对历史的思考。柴桑是楚灵均的故居,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令人感慨。而他成为“第一伤心人物”,为后面的描写定下了基调。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描绘了长江的景象,江水千古流淌,象征着历史的流转。而“流向浔阳百折”则暗示着人生的道路也如同江水一般曲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夷叔指的是伯夷、叔齐,他们因为气节而被周武王讨伐后饿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这里用他们来比喻楚灵均,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山阳下国”则暗示了亡国之恨,这也是楚灵均所面临的问题。
“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物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试与披图寻甲子,尚记义熙年月。”这里提到“招隐图”,这幅图可能描绘的是楚灵均的故事。而“披图寻甲子”,则是通过图像来回顾历史。同时,“尚记义熙年月”暗示了东晋义熙年间的历史背景,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
最后,“归鸟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华发。乔松无恙,素心还问霜杰。”这里用“归鸟”、“孤云”来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乔松无恙”则是对永恒的生命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坚贞不屈的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和对永恒生命的向往。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