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字令 题孙隘庵南窗寄傲图》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意思:夷叔西陵,山阳下国,这是恨那堪说。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百字令 题孙隘庵南窗寄傲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命运,通过对楚灵均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提及楚灵均,引出对历史的思考。柴桑是楚灵均的故居,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令人感慨。而他成为“第一伤心人物”,为后面的描写定下了基调。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描绘了长江的景象,江水千古流淌,象征着历史的流转。而“流向浔阳百折”则暗示着人生的道路也如同江水一般曲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夷叔指的是伯夷、叔齐,他们因为气节而被周武王讨伐后饿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这里用他们来比喻楚灵均,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山阳下国”则暗示了亡国之恨,这也是楚灵均所面临的问题。 “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物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试与披图寻甲子,尚记义熙年月。”这里提到“招隐图”,这幅图可能描绘的是楚灵均的故事。而“披图寻甲子”,则是通过图像来回顾历史。同时,“尚记义熙年月”暗示了东晋义熙年间的历史背景,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 最后,“归鸟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华发。乔松无恙,素心还问霜杰。”这里用“归鸟”、“孤云”来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乔松无恙”则是对永恒的生命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坚贞不屈的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和对永恒生命的向往。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
堪叹招隐图成,赤明龙汉,小劫须臾阅。
试与披图寻甲子,尚记义熙年月。
归鸟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华发。
乔松无恙,素心还问霜杰。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解释

  • 那堪

    读音:nà kān

    繁体字:那堪

    意思:
    1.怎堪;怎能禁受。
    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张先《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韩洽

  • 山阳

    读音:shān yáng

    繁体字:山陽

    意思:(山阳,山阳)

    1.山朝南的一面。
    《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唐·颜师古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

  • 西陵

    读音:xī líng

    繁体字:西陵

    英语:Xilin

    意思:
    1.古国名。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张守节正义:“西陵,国

  • 夷叔

    读音:yí shū

    繁体字:夷叔

    意思:伯夷、叔齐的并称。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伯楚名彭,清拟夷·叔,政则冉季,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晋·陶潜《饮酒》诗之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

  • 下国

    引用解释

    1.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

    2.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 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