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兰亭诗二首 其二》 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⑴。

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⑴。

意思:当时珍难道不甘心,忘记味在听韶年。

出自作者[魏晋]孙绰的《兰亭诗二首 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文人雅趣的诗作。 首联“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悠然自得的状态。微风轻拂,流淌的溪水旁是茂盛的修竹和停驻的云彩,鱼儿在波涛中欢快地游动。这些自然元素为诗人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则展示了诗人的文雅情趣。他手持笔墨,记录下自然的美丽和感悟,将微妙的言辞剖析成纤细的笔画。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颈联“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并非一味追求珍馐美味,而是享受着平淡生活中的美好,如聆听韶乐般的愉悦。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展示文人雅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
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
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⑴。
作者介绍 孙绰简介
孙绰(314—371),字兴公,东晋玄言诗人。中都(今山西平遥)人。

为廷尉卿,领著作。少以文才称,温、王、郄、庾诸君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尤工书法,张怀瓘书估列入第四等。卒年五十八。《晋书本传、法书要录》。

曾任临海章安令,在任时写过著名的《天台山赋》。其善书博学,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

关键词解释

  • 时珍

    读音:shí zhēn

    繁体字:時珍

    意思:(时珍,时珍)

    1.应时的美味。
    晋·张华《上巳篇》:“伶人理新乐,膳夫烹时珍。”
    唐·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樱桃表》:“天睠特深,时珍洊降。”

  • 不甘

    不情愿;不甘心。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 曹禺 《<曹禺选集>后记》:“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摸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三:“青年人是不甘寂寞的。”

    读音:bù gān

    反义词:甘心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闻韶

    读音:wén sháo

    繁体字:聞韶

    意思:(闻韶,闻韶)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传为舜时的乐名,孔子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