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答宋中道》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意思:唉!勤奋而且聪敏,本合处文书。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答宋中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描绘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感悟。 首段中,作者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对回到家的喜悦,以及对家中的鸡犬鸣叫、炊烟未熄的情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接着,作者提到家中尚未准备早餐,表达了饥饿的感觉,但同时也表现出对读书的渴望和坚持。 接下来,作者开始谈论道德和历史书籍的阅读,从中得到了洗礼和启示,对史汉的精深之处感到钦佩,对文字的光彩粲然感到欣喜。然而,尽管感到饥饿,作者仍然沉迷于阅读,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饥饿感。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学识,发现自己的学识浅薄,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年复一年地读书,像鹅鹳一样不停地咀嚼书中的内容,虽然收获颇丰,但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和不仔细,对于书籍中的细节和注释不够关注。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坚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识不足的反思和自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勤奋、敏锐、谦虚、认真的读书人的形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回思见子,疲马不及换。
入门呼僮仆,鸡犬屡鸣嚾。
中厨尚青烟,知未毕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馁固已惯。
一接道德言,尘坌洗鄽閈。
复出新录书,令人再三叹。
史汉抉精深,文字光粲粲。
虽然饥肠鸣,耽读忽忘肝。
乃惭素所学,掇拾得浅懦。
穷年诵读人,呷呷类鹅鹳。
较量功实倍,要捷未能半。
麤行与细注,健笔凌东观。
天马万里行,筋骨在蹄腕。
不知始何时,方册已盈案。
譬如涉大海,只见波漫漫。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文翰

    读音:wén hàn

    繁体字:文翰

    英语:essay; article

    意思:
    1.文章;文辞。
    《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着《酒德颂》一篇。”
    唐·韦应物

  • 嗟哉

    读音:jiē zāi

    繁体字:嗟哉

    意思:叹词。
    汉·马援《武溪深行》:“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五溪兮多毒淫。”
    《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唐·韩愈《嗟哉董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