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热忆旧游二首》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

意思:塞垣榆落蝉开始少,泽国芦疏雁以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秋热忆旧游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回忆过去在江边和淮河边的旅行,感叹早秋的美丽景色和季节的变化。 首句“忆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气最佳哉”,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旅程,从江边到淮河,早秋的天气最美。这里的“浮江”和“涉淮”描绘了旅行的路线,而“早秋天气”则表达了作者对季节的赞美。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这两句描绘了早秋的景象。塞垣的榆树开始落叶,蝉声减少,而泽国的芦苇稀疏,大雁已经南飞。这些景象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风露入怀诗笔健,关山满目笛声哀”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旅行的感受。风露入怀,使诗笔更加健劲,而关山满目的笛声则让人感到哀伤。这里既有对风露和关山的欣赏,也有对旅行的哀愁和感慨。 最后,“南州九月犹絺綌,纵有清樽底处开”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怀念和对旅行的无奈。即使有清酒,在九月南方的天气中也无法畅饮。这里既有对南方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早秋的自然景色和旅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旅途艰辛的无奈和对南方生活的怀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气最佳哉。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
风露入怀诗笔健,关山满目笛声哀。
南州九月犹絺綌,纵有清樽底处开。
作者介绍 洪迈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泽国

    读音:zé guó

    繁体字:澤國

    短语:沼泽地 沼 泽 沼泽

    英语: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

    意思:(泽国,泽国)

  • 塞垣

    读音:sāi yuán

    繁体字:塞垣

    意思: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墻。
    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
    《文选鲍

  • 已来

    读音:yǐ lái

    繁体字:已來

    意思:(已来,已来)

    1.以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今已来,除謚法。”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