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意思:尽我所有没有,只有你的指挥。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人生理想的诗篇,它描绘了一个人与陇西公的深厚友谊,以及陇西公对人才的重视和为国家治理的理想。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城的美景,树叶红、溪水碧、溪桥向吴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酒旗夸酒美,表达了对美酒的向往,也为后面的送别场景增添了情感色彩。 在送别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陇西公的敬仰之情,并赞美了他的才华和胸怀。陇西公举酒属吴门,为诗人起,表现出他的豪爽和慷慨。同时,诗人也描述了陇西公的才能和品质,如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等,这些都表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最后,诗人以大者的比喻,表达了对陇西公的赞美和对国家治理的理想。他希望像陇西公这样的人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理想色彩的诗篇,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
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
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
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楔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
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指使

    解释

    指使 zhǐshǐ

    (1) [incite;conduct]∶指挥;支使

    任凭机遇指使,漫无目的地行动

    (2) [instigate]∶煽动某人去做某事

    指使人推翻政府

    引用解释

  • 有无

    读音:yǒu wú

    繁体字:有無

    意思:(有无,有无)
    亦作“有亡”。

    1.有或无。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

  • 所有

    读音:suǒ yǒu

    繁体字:所有

    短语:浑 总体 竭 成套 满贯 布满 原原本本 万事 从头至尾 漫 尽 普 漫天 一 全 周 整套 整 上上下下 百分之百 任何 一五一十 合 悉 囫囵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