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

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

意思:下雨不可期,而且又赶牛后面。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河流滋润土地,一斛泥土的收获量却少得可怜,暗示了生活的艰辛。然而,这艰辛中却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乐观,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朴素。 颔联“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自己的庄稼地因水源匮乏而变得贫瘠,与坚硬的石头田地相比显得瘦弱不堪。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土地的深深热爱。 颈联“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没有像样的农作物,甚至连南山豆也没有。然而,这看似消极的描述背后,却蕴含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诗人以天雨的不可预期为借口,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无奈和接受。他似乎在告诉自己和读者,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这一联充满了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艰辛和朴素,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的坚韧和乐观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
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
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
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天雨

    读音:tiān yù

    繁体字:天雨

    意思:天降雨。
    战国·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牛后

    读音:niú hòu

    繁体字:牛後

    意思:(牛后,牛后)
    牛的肛门。比喻处于从属地位。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