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意思:外物不一定,他说味道很长。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长子伯温失解以诗示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是一首对儒家思想的独特诠释,强调了行善和文章的重要性。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即人生应该以行善和追求真理为主要目标,同时保持对生活的谦逊和敬畏。
首两句“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儒家所推崇的是行善和文章。这两者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的是道德和智慧的追求。行善意味着对他人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而文章则代表着对真理的探索和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这里,“用舍”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得失、起落,而“枯荣”则象征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这两句诗表明,人生的境遇是难以预测的,无论是得还是失,生命的枯萎还是繁荣,都是不易预测的。
“干求便黾勉,得失是寻常”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这里,“干求”可以理解为努力追求,而“黾勉”则表示尽力而为。这两句诗表明,我们应该尽力去追求我们的目标,对于得失,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对待。
最后两句“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智慧的启示。这里,“外物”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事、物等。“不可必”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无常的,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它们。而“其言味甚长”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惜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生应该以行善和追求真理为主要目标,同时保持对生活的谦逊和敬畏。它鼓励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时,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尽力去追求我们的目标,同时也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