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意思:李师道长期不振,小儒都自私。
出自作者[宋]潘兴嗣的《师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关注了教育、师道以及儒学的传承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衰落、道德沦丧的担忧,同时也展现出他对于恢复古风、重振儒学的热切期盼。
首句“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揭示了当时师道的衰败,学者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缺乏传道授业的精神。而后诗人通过描绘古代儒学的盛况,表达了对于古代学风、道德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如“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形象地揭示了当时学者们为了追求新奇,不惜破坏传统,舍弃根本的现象。又如“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掌握学问,明理真伪的追求。
在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务尽道德业,不取章句辞。”他希望学者们能够专注于道德和学业的传承,而非仅仅关注章句的表面词句。
整首诗情感深沉,言辞犀利,既揭示了当时学风的弊端,又展示了诗人对于恢复古风、重振儒学的坚定信念,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