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一翦梅·竹里疏枝总是梅》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意思:看看春风,丹诏重来。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一翦梅·竹里疏枝总是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梅为主题,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竹里疏枝总是梅”就以梅的姿态描绘出了梅的美丽和坚韧。竹林中,梅树疏落有致,枝条疏朗,正是梅花的天然背景。而“总是梅”则强调了梅花的普遍存在,无论在何处,都能看到梅花的身影。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描绘了梅花的季节和状态,月色皎洁,霜气清冷,而梅花却尚未完全开放,含苞待放,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相逢聊与著诗催。要趁金波,满泛金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期待,他希望与梅花相逢,因此用诗来催促它开放,同时他也想要借酒来庆祝梅花的开放。这里的“金波”和“金杯”都是酒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期待。 “多病惭非作赋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但他并不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努力,“醉到花前,探得春回”,即使身体多病,他仍然坚持饮酒赏花,希望能够从花中得到治愈。 最后,“明年公已在鸾台。看取春风,丹诏重来”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期待,他相信明年春天自己会得到更好的机会,并且期待着新的任命和重回朝廷的机会。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里疏枝总是梅。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相逢聊与著诗催。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
多病惭非作赋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鸾台。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作者介绍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关键词解释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看取

    读音:kàn qǔ

    繁体字:看取

    意思:
    1.看。取,作助词,无义。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

  • 丹诏

    读音:dān zhào

    繁体字:丹詔

    意思:(丹诏,丹诏)
    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唐·韩翃《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身着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关东。”
    明·高明《琵琶记李旺回话》

  • 重来

    读音:chóng lái

    繁体字:重來

    意思:(重来,重来)

    1.再来;复来。
    晋·陶潜《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