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郑南玭》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意思:石影衔珠阁,泉水带玉琴。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忆郑南玭》

全文赏析

梁氏编在大历元年。【朱注】旧《忆郑南砒》。玭,浦眠切,珠名。【吴若注】玭,疑作玼,音砒,玉色鲜洁也。按:郑南,华州郑县之南,详诗意只是忆郑南寺;日游耳。赵云:师民瞻削去玭字,草堂本作《忆郑南》。

  郑南伏毒寺①,庸洒到江心。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②。风杉曾曙倚,云娇忆春临③。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上四忆寺中之景,下伤旧游难得也。寺在江中,故气象潇洒。珠阁,阁有珠帘。玉琴,泉响若琴。【远注】峡水苍茫,徒力龙蛇深窟,不似郑南江心之滞洒,此句回应。)

  ①蔡曰:伏毒寺,在华州郑县。《刘禹锡别集》云:舅氏牧华州,前后由华觐谒,陪登伏毒寺,曾题诗于梁云:“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晴烟沙苍树,晓日渭川帆。”②陆机诗:“飞泉漱鸣玉。”江淹《去故乡赋》:“抚玉琴兮何亲。”③云娇,注见本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
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
万里沧浪外,龙蛇只自深。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玉琴

    读音:yù qín

    繁体字:玉琴

    意思: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齐·王融《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常建《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纳兰性德《菩萨

  • 珠阁

    读音:zhū gé

    繁体字:珠閣

    意思:(珠阁,珠阁)
    指华丽的楼阁。
    晋·孙绰《天臺山赋》:“珠阁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
    唐·李白《双燕离》诗:“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 石影

    读音:shí yǐng

    繁体字:石影

    意思:
    1.石之阴影。
    北周·庾信《山斋》诗:“石影横临水,山云半绕峰。”
    宋·谢翱《岁月》诗:“日欹眠石影,树长食藤根。”
    明·祝允明《秋夜曲

  • 衔珠

    读音:xián zhū

    繁体字:銜珠

    意思:(衔珠,衔珠)

    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哙参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参。又,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

  • 声带

    读音:shēng dài

    繁体字:聲帶

    短语:音带

    英语:vocal cord

    意思:(声带,声带)

    1.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