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意思:不知道各位祖父母,传印是什么人。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是一首描绘修行者生活和态度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修行者在深山中独自修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的修行精神的赞美。 首两句“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修行获得真理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磨砺。这里的“法”可以理解为修行的方法或真理,“从生有”表示从拥有开始,即从开始修行时就有了对真理的领悟。而“修持历劫尘”则表示修行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砺,历经无数劫难,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接下来的两句“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描绘了修行者在深山中独自居住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这里,“岩下室”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生活和与世隔绝的环境,“定中身”则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仿佛已经超越了肉体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艰苦和变化无常,但同时也表达了修行者的坚韧和适应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就像山中的树木一样,无论风吹雪落,都能坚韧地生长。 最后两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修行者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待和疑问。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传印”的比喻,暗示着继承和发扬真理的重要性。诗人不知道未来的修行者是否能够承担这一重任,因此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疑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修行者在深山中独自修行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的修行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待和疑问。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是法从生有,修持历劫尘。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后传

    读音:hòu chuán

    繁体字:後傳

    意思:(后传,后传)
    继前传所作的传。
    《后汉书班彪传》:“彪乃继採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