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意思:鸟的声音可以停下,林颜色可以忘记机。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赴彭州山行之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峭壁、峰峦、林色、鸟声、怪石、轻萝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首联“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峭壁与崆峒山相连,峰峦重叠,翠微起伏。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山势的峻峭和峰峦的秀美,引人入胜。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山林的幽静,诗人驻马倾听鸟声,忘却了世俗的纷争和机心。这种境界令人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诗人行走在山径上,不时被突兀的怪石侵占,轻萝拂过衣服。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野趣和自然的变化,也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悠然。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归思。由于路途漫长,诗人不免感到忧愁,而年老时更加强烈地思念故乡。这种情感是人之常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然而,尽管有这些愁绪和归思,诗人仍然对岩峦之胜感到愉悦。“宁嗟意绪违”表达了他对山行的喜爱,即使心情不舒畅,也愿意去欣赏山中的美景。
最后,“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诗人表示即使山行未尽,也会有人与他一同欣赏山中的芳菲。这表现出诗人的乐观和豁达,也暗示着他在山中的旅途中可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整首诗语言简练,描绘生动,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如路途漫长、年老思归等。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