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
意思:谁曾舒痰,有舌如簧巧。
出自作者[宋]王迈的《读庆元党人家乘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石显权势倾覆、穰侯被贬的场景,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权力的争斗。
首联“石显权倾帝,穰侯势逼王”,通过石显和穰侯这两个历史人物,暗示了当时政治的混乱和权力的争斗。石显是汉朝的一位权臣,他的权力甚至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穰侯则是秦昭王的重要将领,他的势力也足以逼迫王室。这两句诗描绘了权力的无情和无理,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颔联“群狐争伺夜,丹凤独鸣阳”进一步描绘了政治黑暗的场景。这里用“群狐”比喻那些追逐权力、争斗利益的小人,他们像狐狸一样在黑暗中伺机而动;而“丹凤”则象征着正直、高尚的人,他们在黑暗中独自发出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正直之人在黑暗中的孤独和坚韧。
颈联“阊阖辞天仗,洋川佩郡章”描绘了穰侯被贬的场景。阊阖是天门,这里用来比喻宫廷;天仗则是指皇帝的侍卫和军队。这两句诗暗示了穰侯失去了权力和地位,离开了宫廷,带着郡章离开了地方。这表达了权力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
尾联“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则是对那些善于巧舌如簧、阿谀奉承之人的讽刺。舒亶是宋朝的一位官员,以善于拍马逢迎著称。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那些善于阿谀奉承之人的鄙视,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显、穰侯等历史人物,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权力的争斗,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善于巧舌如簧、阿谀奉承之人的鄙视。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