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日会灵火》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後夜星轸中。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後夜星轸中。

意思:在今年二十有五年,上元夜星较中后。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十六日会灵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针对当时皇帝兴建三宫,而三宫建筑过于豪华,导致玉清昭应宫火灾,皇帝却将此归咎于天意,而非自身过错的情况而写的。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批评和对天意的理解,认为天意是在警示皇帝,而不是对某个特定的人或事件进行惩罚。 诗中首先描绘了玉清昭应宫火灾的场景,描述了火灾的严重程度和破坏性,以及火灾发生后皇帝的应对措施。接着,诗中表达了对当时大臣的批评,认为他们应该对火灾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天意。最后,诗中引用了历史上的洪水事件,来比喻皇帝应该对天意的警示有所警醒,而不是对灾难视而不见。 整首诗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通过具体的描绘和引证,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天意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皇帝的期望和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历史事件来表达了对天意的理解和对皇帝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
天圣七年六月尾,玉清始灾坛宇空。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後夜星轸中。
乃闻会灵五殿火,丹焰彻天明月红。
千楹万栋一夕尽,赤烟奔突西南风。
先时二日车驾幸,为民祈福输清衷。
大臣骄蹇不从祀,岳灵不歆为不恭。
若此示变犹影响,宜鉴陛下无惰容。
神非怒乙遂及甲,天意警圣不警凶。
不独洪水累尧德,尧仁未忍流驩共。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上元

    读音:shàng yuán

    繁体字:上元

    意思: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
    《水浒传》第六六回:“次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